杨忍教授团队指导的博士生林元城在Journal of Rural Studies杂志发表了关于资本介入下都市边缘区消费空间生产与重构的研究成果

近日,中山大学乡村振兴联合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杨忍教授团队在国际乡村研究权威期刊Journal of Rural Studies发表了题为“Prod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consumption spaces in urban fringe areas under capital intervention: Evidence from Guangming Town in Shenzhen”的研究成果。

成果介绍

在城市快速扩张与消费社会兴起的背景下,都市边缘区逐渐成为城市资本介入实现空间再生的重要场所,并引发了空间的消费化与转型重构。研究以深圳都市边缘区的光明小镇为例,揭示其在资本介入下空间消费化转型的过程与机制,探究空间生产背后的资本运作逻辑与内在机理,以期探索出中国都市边缘区乡村空间再生的新模式。研究发现,资本介入下的光明小镇空间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与社会关系生产,并在空间形式和空间关系重构下产生新的地方产品、空间形态、社会服务和组织关系等,形成具有异质性景观、市场制度化管理、商品化和符号化的消费空间。都市边缘区消费空间生产的实现是基于土地、资本和政府等核心要素的共同作用,三者为空间消费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运作动力和协调组织,推动资本完成“获得土地、创造空间稀缺性、实现空间消费化”的三重循环,进而实现空间的再生产与资本增值。中国语境下的都市边缘区空间转型与生产不应视为西方逆城市化和乡村绅士化理论的在地实践,而是作为一种新的空间再生模式,是对城乡生产、生活和发展模式的协调。研究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延展了乡村发展的地域模式。

 

图1 研究理论框架

图1 研究理论框架

 

图2 社会关系生产的形成逻辑与表征

 

 

图3 消费空间生产核心要素的作用关系

 

图4 资本循环与运作过程

 

论文链接:

Lin, Y.C., & Yang, R. (2024). Prod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consumption spaces in urban fringe areas under capital intervention: Evidence from Guangming town in Shenzhen.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08, 103307.

https://doi.org/10.1016/j.jrurstud.2024.103307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